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學術】個人研究,重點整理。
拜占庭帝國繼承著所謂的東羅馬帝國,時序從西元330年至1453年;帝國的中心設立於今日土耳其伊斯坦堡,最初得名Byzantium拜占庭,後又Nova Roma新羅馬,Constantinople君士坦丁堡;通常隨著時代背景的不同,當代統治者的更替,這個城市也就有各別不同的名字。
拜占庭學者 August Heisenberg (1869-1930)曾經定義:拜占庭一個基督羅馬帝國的希臘國家 Byzantinist August Heisenberg (1869-1930) once carried out the assumption the Byzantine Empire as "the Christianised Roman empire of the Greek nation".
Byzas拜占,希臘人,來自城市Magara的多利安部族(tribe Dorian),國王Nisos的兒子。當時Byzas要尋找新的城市,請示祭司求取阿波羅太陽神的神諭,神諭上說:“前往Land of the Blind(被障蔽的一塊地)"。原先並不了解是什麼意思,在向外海墾殖拓荒的時候注意到,當時還算繁榮貿易的海港Chalcedon對岸,距離不到一英哩的地方有一塊地,控制著博斯普魯斯海峽,是地中海與黑海重要出入口;到了那裡,勘察地理環境,發現若當作海港,會比已經發展的Chalcedon還要好。因此Byzas認為這個地方就是神諭指示的“Land of the Blind“,前人一定像是瞎了眼睛,被障蔽地沒發現不遠的地方有更優良的海灣。Byzas拜占此後,帶領部族,到了那裡開墾建設;一個新興的城市,命名為拜占庭Byzantium。
The Nomenclature of Byzantine Empire
拜占庭帝國的命名學問:Byzantine Empire原來是約十六世紀之後,西歐學者、歷史學家對這帝國創造發明的用詞,用以區別古羅馬、東西地理劃分的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等等....多個不同字詞,帝國本身原來的名字是希臘文 Basileia ton Rhōmaiōn (Greek: Βασιλεία των Ῥωμαίων) 是繼承古羅馬轉譯拉丁文 Imperium Romanōrum而來,也就是羅馬帝國。而Byzantine這個用字,是從城市的名字Byzantium拜占庭而來;西元330君士坦丁大帝建設帝國中心在拜占庭,稱這裡為君士坦丁的城市"Constantine's City",也就是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而Byzantium拜占庭的名字從此被替換過來;更名之後,除了在歷史文獻或古典詩集上看得見外,很少再被使用。
西羅馬帝國的崩潰與拜占庭的關係
第五世紀到第七世紀拜占庭帝國延續了羅馬帝國的生命在帝國的東半部;可是羅馬疆域的西半邊卻是不斷戰敗的歷史,即使是最重要的城市羅馬也已經失守。西元五世紀時,法蘭克人 Franks、西哥德人 Visigoths、東哥德族 Ostrogoths、還有後來的倫巴德族 Lombards,一起開拓日耳曼疆界 the Germanic states,西羅馬帝國的版圖在敵人的擴展中,逐漸消逝。日耳曼族群驍勇善戰不斷壯大,似乎正意謂著,有天也會尋求挑戰那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權威。六世紀初時拜占庭查士丁尼大帝 Justinian the Great任命大將軍 General Flavius Belisarius嘗試了好幾次想要恢復帝國的西半部疆土,只可惜計畫不夠完善,很快的就失敗了;General Flavius Belisarius原來已經收復許多一百年前被拿走的日耳曼地區疆域,但做戰資源與軍隊補給沒有獲得拜占庭的支持,戰勝了卻也不能維持。(當時帝國把力量投注在東邊的防禦之上)收復了又再失去,多麼令人失望呀!戰勝的大將軍General Flavius Belisarius被稱是真正的羅馬人,時勢所起,羅馬大主教的權力逐漸地更獨立於拜占庭之外,原因有幾個,可能覺得拜占庭無法提供有效力的保護,又或者對於羅馬帝國在西半部的疆域不斷被侵蝕ideologically意識形態上羅馬才是羅馬,不斷的戰敗會讓元老大主教the Patriarch of Rome對拜占庭非常失望。羅馬屬於拉丁教區,拜占庭東方正教Orthodox,人口講希臘文的比較多,彼此的差異造成越來越難以互相認同,西元1054年正式宗教分裂,十三世紀拉丁教區前往討伐拜占庭。
Rus'-Byzantine War
與俄羅斯戰爭
Rus' 指Kievan Rus' 基輔羅斯,屬俄羅斯前身:黑海附近以基輔(今日烏克蘭首都)為中心的中古時期國家,大約西元880年至十三世紀。
* Paphlagonian expedition of the Rus' (830s)
* Rus'–Byzantine War (860)
* Rus'–Byzantine War (907)
* Rus'–Byzantine War (941)
* Rus'-Byzantine War (968-971)
* Rus'-Byzantine War (987)
* Rus'–Byzantine War (1024)
* Rus'–Byzantine War (1043)
拜占庭帝國與基輔羅斯的關係
a. 拜占庭出現對基輔羅斯的記載早於西元842年,古籍 the Life of St. George of Amastris(聖喬治的一生)文字提到軍隊到黑海東北岸一帶勘察,防備著基輔羅斯的突擊。b. 西元839年,emperor Theophilus與一些外國人交涉,可能是要雇用一些傭兵到軍隊服務,而那些人自稱 Rhos。 c. 860年基輔羅斯在Askold 與 Dir的帶領下,攻擊君士坦丁堡,首次對拜占庭宣戰。 記載上,拜占庭有較優異的軍事能力,每每總能反擊羅斯基輔的突擊,例如海上作戰,拜占庭軍隊擅長希臘式火擊,敵方海上船隊很快就會被燒毀;而此後軍事上或經濟貿易上,能看見的交流越來越頻繁。
Rus'-Byzantine relations became closer following the marriage of the porphyrogenita Anna to Vladimir the Great, and the subsequent Christianization of the Rus': Byzantine priests, architects and artists were invited to work on numerous cathedrals and churches around Rus', expanding Byzantine cultural influence even further. Numerous Rus' served in the Byzantine army as mercenaries, most notably as the famous Varangian Guard.
St. George of Amastris 825
Bishop of Amastris, on the Black Sea, he defended his see from a Saracen attack. George was born in Cromna, near Amastris. He lived as a hermit on Mount Sirik, and then served as a monk at Bonyssa Monastery before being consecrated as a bishop over his objections.
Porphyrogenitos (Greek: Πορφυρογέννητος)
Porphyrogenita (Greek: Πορφυρογέννητη)
紫色的出生 meaning "born in the purple"
這分別是男孩女孩,拜占庭皇室身分的一種頭銜。 若是男孩,就被認定為未來皇權的指定繼承者;女孩有這身分的話,表示者她是相對較高地位的公主,未來可能代表做外交上的婚姻關係。
拜占庭帝國的消逝就像是西羅馬帝國一樣,即使是歷史學家也沒有辦法訂出確切滅亡的那一天;而歷史上的當時很多重要的事情發生,都是帝國歷史的重要佐證。
拜占庭帝國逐漸消逝的歷史紀錄
從十四世紀到十五世紀拜占庭帝國有如最後風中的殘燭,不只是自然天災,更有敵人的入侵,也有帝國內的政變;這些總總似乎讓整個拜占庭帝國更形飄搖,一年一年逐漸消逝,不幾何時地永久滅亡。
西元前一千九百年左右的西台人橫過高加索山脈進入土耳其,建立西台帝國。
伊斯坦堡Istanbul:曾經是古希臘的一個城市,也是拜占庭(東羅馬)帝國、鄂圖曼土耳其的首都,在拜占庭帝國中古時期一千一百年的歷史中,歷經約一百零八位君主的統治。
Constantinople was built over six years, and consecrated on 11 May 330. It became known as Constantinopolis, "Constantine's City".
最早羅馬帝國內君士坦丁將基督教訂為官方宗教;正統論(是官方會議宣佈的正統,皇室派,主張耶穌友人神兩性,但又合而為一。)
拜占庭,查士丁尼。
埃及是在西元七世紀,641年東羅馬帝國與阿拉伯人簽訂了停戰和約,從此將埃及讓給阿拉的子民來管理,直到今日。
References:
EYÜPSULTAN SYMPOSIAI - VIII: SELECTED ARTICLES by Prof. Dr. Erendiz ÖZBAYO⁄LU
Deeds of John and Manuel Comnenus ISBN 9780231040808
wiki
西洋上古文化-探索與反思;蒲慕州,中研院史語。
Catholic.org
這個部落格的所有文章有嚴格的著作權法保護
Janissary music, also Ottoman military bands. 鄂圖曼軍隊行進曲,就某些部份,一些程度上,也影響了歐洲古典音樂,例如莫札特歌劇"後宮誘逃The Abduction from the Seraglio or 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
“許多快版擊奏的樂曲,就很有土耳其的味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